后台发送“高分书单”,送您一份高价值书单~
图片
「本文共 1626 字,预计阅读 4 分钟」
🎄你好,我是陈子页。烦恼即菩提,苦海亦作舟。有的人原本烦恼,却看起来很幸福。有的人本该幸福,却看起来很烦恼。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,不幸的人在各自困境中挣扎。我认为,幸福不是别人眼中的样子,是内心真切感受。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这是六祖慧能的偈语,同时道出《心经》的精华。当感到心烦意乱,我会选择读书,一字一句读下去,烦恼渐渐消散,内心归于平静。《心经》短短260字,如晨钟暮鼓,揭示世间真相。心是修行的起点,也是终点。研读《心经》是用心与自己对话,不染尘埃,无有挂碍。
汉传佛家通行版《心经》为玄奘译,附上原文供通读。
图片
01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这句话是开篇语,也是全文核心。观自在菩萨的智慧,在宁静中照见五蕴的空性,五蕴中的色、想、行、识、受,皆为空无自性。当内心不再被困扰时,从而度越一切苦厄。每个阶段都有求而不得,为自我或为他人,主动求苦。
众生有自我,自我有执着,只要心有执着就会苦恼。
苏轼被贬黄州时,曾写道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。得失本是一体,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。全然看淡得失,方知晴雨皆是风景。拼命追求的外在,终将如朝露消散。物质湮灭,唯精神永恒。
所有失去的,从未真正属于自己。所有得到的,终将归还给天地。
心中放下执念的那一刻,便已坐拥星辰大海。
02“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外在的世界,本无所谓好坏,真正让它变得复杂的,是我们内心的念头。外境皆是内心的投射,心若安定自若,外界无法动摇内心平静。所有执着的爱恨、得失、成败,都如流动的光影。
外在变化只是表面现象,就像镜子里的影像一样,身影来来去去,镜子本身始终不变。
比如面对孩子的升学焦虑,尝试用"不生不灭"的智慧看见:分数背后的生命成长,远比排名更接近教育本质。
博尔赫斯在《小径分岔的花园》中说:“时间永远分岔,通向无数未来”。
每一个选择都是河流的分支,内心觉知是立于岸边的观者。
不住心而行于心, 不住世而行于世。
当内心变得清净,洞察本质,一切问题都会变得清明。
03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
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,我们总被各种杂音搅乱心绪。
有时因恐惧而陷入烦恼,一切痛苦源于“心”。
万物皆因缘和合,宠辱得失是因果流转。
修行不需要在深山,而在一颗不为琐碎所役的心。
有时为金钱焦虑,为关系内耗,为未来恐慌。
烦恼的原因,是将自我价值与外在标签捆绑,困住自己的是妄念。
任凭思绪如云飘过,不攀附不评判,烦恼便消散于无畏的光明之中。
世间的风动幡动,其实都是因为心动罢了。
心不受力,本自具足,则能量自生。▼
烦恼即菩提,心无戒定慧,必生贪瞋痴。
世人皆在心中生烦恼,却忘记镜本无尘,心本无垢。
真正的身心自由,是喧嚣中照见自在,无常里安住本心。
允许一切发生,却不被一切占有。看透无常,却不困于无常。
烦恼皆由心生,境由心造,物随心转。无论外界是晴是雨,内心都天高云阔,放空自己,不生苦难,般若心装下世间无穷美好。
在起心动念间安住本真,照见自我,观照内心。
生活未必事事如意,心若通透,处处皆是清风朗月。
愿心无挂碍,喜乐安宁,顺心如意。
❤️ 自我介绍:我是陈子页,自由职业3年,努力奔赴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人生。日常专注读书写作、个人成长、自媒体经验分享。健身看书码文,律己助人尽欢,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。欢迎链接我的微信:290872451,获取我整理的高价值书单、计划复盘模板,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